《青岛日报》“清廉建设”时评栏目刊发市北区文章:《围绕“国之大者”发挥监督保障作用》。
围绕“国之大者”发挥监督保障作用
孙健
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强调,要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这是落实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的具体举措,也是纪检监察机关的职责使命。作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力量,纪检监察机关必须持续在做实做细政治监督上下更大功夫,服务保障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实见效。
以具体求深入,始终把牢政治监督目标方向。把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转化为具体、可操作的工作任务,找准目标方向。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首要任务,监督推动各级党组织全面、系统、正确落实党的领导,及时发现、着力解决“七个有之”等问题。将“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成员作为重点监督对象,动态更新廉政档案,定期开展党内谈话、廉政谈话,适时开展抄告、约谈、研判、考核,抓牢抓实“关键少数”。将推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作为落脚点,实施“双线”工作法,通过“群众点题、部门答题、纪委监督、社会评价”,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将责任落实和权力运行情况作为监督重点,坚定不移正风肃纪反腐,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一体推进“三不腐”。
以精准求实效,聚焦“国之大者”强化监督检查。政治监督是具体的、实践的,重在精准,难在精准。纪检监察机关推动政治监督精准化,必须同本地实际紧密结合,靶向发力、持续用力。围绕党的二十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聚焦“三新一高”、统筹发展和安全、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扎实推进共同富裕、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等党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市委工作安排,以实体经济和招商引资、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等重点工作为落脚点,持续深化拓展“护航行动”,清单化开展监督检查,着力“建立一个监督体系、解决一批突出问题、查处一批典型案例”,坚决纠治作风顽瘴痼疾,服务保障“国之大者”落地落实。
以常态求长效,完善制度机制提升监督质效。深化政治监督,必须找到落实落细的有效载体和抓手,着力实现政治监督常态化。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督查落实机制,加强与党委、政府督查机构及其他职能部门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深化拓展“一台账、两清单、双责任、双问责”监督机制,分级分类建立政治监督活页,用好用活“五步五强化”工作法,创新运用“六张清单”,及时发现问题、纠偏正向。发挥巡察利剑作用,健全巡察整改和成果运用机制,组织开展“三方联审”“三方联评”,构建监督、整改、治理闭环。探索建立政治监督联动机制和评价体系,统筹衔接“四项监督”,贯通“室组街企”监督力量,加强各纪检监察机构间协作配合,推动政治监督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断提升政治监督质效。
(作者单位:市北区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