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济南1月18日电(记者孙晓辉 高天)在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延川路社区,居委会门外的墙上残存着一些或深或浅的印记。“这都是以前墙上的各类牌子经过风吹日晒留下的痕迹。如今,墙外只挂了社区党组织、居民委员会、社区民兵连、社区党群服务中心4块牌子。”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孙铭徽告诉记者。
延川路社区常住居民超1.2万人,人口密集,群众需求多样。“此前,居委会门口挂了20多块牌子,涉及党群、综治、文体、科普、经济、调解等多项工作。”孙铭徽说,牌子多、杂、乱曾让当地干部群众多有怨言。一位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说,挂牌原本是为了明确职责、方便群众,但社区工作人员数量有限,繁多的牌子让大家手忙脚乱,很少能抽出时间深入社区了解居民诉求。
了解到这一情况,青岛市纪委监委开展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调研,市纪委监委派驻第十一纪检监察组协同市民政部门对基层挂牌问题进行督导检查,并与职能部门负责人、基层干部和群众面对面交谈,详细掌握“挂牌”情况。
督导组发现,除了延川路社区外,有不少社区都有此类问题。“每挂一块牌子,就需要社区干部报送各类资料,不仅给社区工作人员增加负担,也让前来办事的群众眼花缭乱。”青岛市纪委监委派驻第十一纪检监察组副组长解维升说。
此后,督导组围绕“挂什么牌子”“挂在哪里”“挂了有什么作用”等关键问题,合理合规解决整治过程中的难题,推动相关部门主动认领、清理牌子。其中,在李沧区纪委监委的监督推动下,延川路社区整合了文化活动中心、志愿服务中心、公共服务中心等功能相近的挂牌,摘除并撤销了标识与功能不符、无实质性业务或已失效的牌子。最终,延川路社区摘牌20块,社区牌子多、乱、杂现象得到治理。
清的是牌子,减的是负担。牌子被摘掉后,来自不同部门的重复性、机械性、无效性的繁琐工作逐渐合并、精简,不合理的考核指标被剔除,材料报送、活动安排等事项也大幅减少。“清理了牌子后,需要报送的表格减少了九成!”孙铭徽感慨道。
“牌子虽然下了墙,但是服务却要更上心。”延川路社区积极为辖区居民提供多元化服务,已与30余家单位合作共建、共享资源63项,受益居民5000余人次;市北区敦化路街道以清理挂牌为契机,通过健全协商议事机制,带着政策下沉网格、深入楼院、贴近群众,收集到外墙保温、下水管网改造、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等群众反映强烈、反复多发问题30余项,有效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市北区开平路街道方城路社区创新“一门帮办 后台流转”工作流程,实行“一门式办公”,真正实现让群众“走进一扇门,办好所有事”……
2023年8月,针对村(社区)“牌子多”集中清理整治情况,青岛市纪委监委与市城乡社区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成立了3个监督检查小组,对5个区(市)17个村(社区)进行“回头看”,严防反弹回潮。
据统计,集中整治以来,青岛市共清理村(社区)各类牌子超过14万块,为基层干部服务群众腾出了空间、让出了时间,提升了服务质量。